浅议异文、通假与经典化——以毛诗《关雎》“芼”安大简作“教”为例  被引量:4

On the Variant Text,Interchangeability of Characters and Canonization of the Literature--Take the Writing Difference of Mao(笔)and Jiao(教)in GuanJu(关雎)between Mao Heng's Commtaries on The Book o f Odes and Bamboo Slips Collected by Anhui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华学诚[1] Hua Xuecheng

机构地区:[1]北京语言大学文献语言学研究所/北京文献语言与文化传承研究基地,北京100083

出  处:《语文研究》2020年第3期1-5,共5页Linguistic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方言学文献集成”(项目编号:16ZDA202);北京语言大学一流学科团队支持计划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关雎》毛诗第三章"左右芼之",安大简《诗》作"左右教之",整理者认为"教"通"芼"。文章认为,故训资料、文献语言、语音关系均不能支持"教"与"芼"通假。安大简《诗》与毛诗之间的异文,情况非常复杂,其中有一些异文当是《诗》在经典化的不同时期留下的客观记录,不宜让安大简《诗》强就毛诗。"教"可用"教化"本义解,与释为乐教的"乐"构成对应关系。"教"作"教化"解可以贯通安大简《诗》意,也能得到《韩诗外传》和四家诗异文等旁证的支持。

关 键 词:《关雎》   异文 通假 经典化 安大简 

分 类 号:H131[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