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艺术创作核心解析——论表演艺术鲜活、生动、典型的性格化创造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国华[1] 

机构地区:[1]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

出  处:《剧影月报》2020年第4期9-10,共2页Drama and Film Journal

基  金: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9SJA0390。

摘  要:性格化是演员人物创造的核心环节。俄国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法国演员哥格兰分别所推崇的"体验派"和"表现派",两种流派虽然对演员表演时是否融入个人情感存在争论,可是两者却在性格化创造上却是一致的。上世纪50年代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导演焦菊隐提出"心象学",强调演员表演创作不仅要借鉴斯氏的体验,也要学习哥格兰。本文以演员创造典型与性格鲜活的角色形象为切入点,对性格化创造进行全方位的解析。

关 键 词:舞台话剧 电影 演员 表演艺术 性格 内外性格化 典型形象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