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邓桂英
机构地区:[1]攀枝花市第四人民医院,四川攀枝花617000
出 处:《健康忠告》2020年第7期265-265,共1页Health Advice
摘 要:细菌性痢疾属于乙类传染病,是一种食源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食源性疾病定义为:凡是通过摄食进入人体的,使人体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的疾病。也就是通过食物传播的方式和途径致使病原物质进入人体并引起的中毒性或感染性疾病。临床上,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很多,常见的包括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志贺菌、伤寒菌、沙门氏菌等。食源性疾病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食源性的疾病属于常年高发的疾病,尤其是夏季,且在任何人群都有一定发病率。细菌性痢疾属于比较典型与常见的食源性疾病,主要症状是发热,腹痛,黏液脓血便等症状。细菌性痢疾不容忽视,如果治疗不及时,有可能会出现中毒性细菌性痢疾,和比较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尤其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儿童、高龄老人、合并基础疾病的人,一旦出现中毒性菌痢疾,死亡率较高。所以,应该时刻预防细菌性痢疾这种消化道疾病夏季,是细菌性痢疾的高发期,细菌性痢疾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粪口传播,感染了细菌性痢疾的患者把细菌通过粪便排出,然后普通人通过污染手、食品、水源或生活接触,最终均经口入消化道,造成感染。那么,日常生活中,应怎样避免预防细菌性痢疾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8.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