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写作是未来文学形态的先导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姗珊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

出  处:《智慧中国》2020年第7期87-89,共3页Wisdom China

摘  要:随着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克隆技术、计算机网络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技术开始全面介入人的身体,"人类逐渐技术化"和"技术物逐渐人格化"的现象日益突出,文学领域内诞生了与人类协同完成创作的人工智能作者,不仅改变了传统文学中人类作者独立生成文本的创作方式,也为打开权利主体的边界、打破少数人的写作特权和新的文学形态的出现做出了必要的铺垫。面对智能机器参与文学生产的程度逐渐加深的现象,文学领域亟待通过内部调整和寻求跨学科合作实现理论创新,在全球化多元语境下重估学科边界、审视学术领域,以跨学科方式寻求重大问题的解决,国家也应及时对人工智能创造物的权利归属作出界定,从制度层面保障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为正在蓬勃进行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贡献中国智慧。

关 键 词:人工智能 文学形态 计算机网络 智能机器 第四次工业革命 内部调整 学科边界 克隆技术 

分 类 号:I04[文学—文学理论] TP18[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