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肖巍 XIAO Wei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
出 处:《伦理学研究》2020年第4期88-94,共7页Studies in Ethics
基 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精神病学哲学的建构”(17ZXA00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Karl Jaspers精神病理学的哲学研究”(20YJAZH108)。
摘 要:“9・11事件”后,女性主义哲学家朱迪斯•巴特勒把学术研究重心转向政治伦理,出版多部著作探讨政治伦理问题。“可生存性”是贯穿于她所有著作的一个核心概念。巴特勒从本体论、认识论和伦理学角度分析这一概念,进行一系列追问:“谁的生命值得哀悼?”“什么人的生命可以算作生命?”“为什么某些生命不被理解为生命?”这些问题旨在揭示人类共有的易受伤害性和相互依赖性本质,为政治和伦理生活寻找规范性条件,主张非暴力的全球政治伦理。面临新冠病毒(2019-nCoV)疫情,她也借“可生存性”概念探讨对研制中的新冠病毒疫苗的公正分配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