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超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新材料产业》2020年第4期76-80,共5页Advanced Materials Industry
摘 要:时下,人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喜欢说“别人家的娃”,总是用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来对比自己家孩子的缺点。当家长们开始用别人家的孩子来衡量自己孩子的同时,总会对别人家的孩子产生一种羡慕之情。“别人家的娃”咋就这么好呢?不过,还真有这种“别人家的娃”让你既羡慕嫉妒,但又伤自尊的恨不起来。这种“别人家的娃”堪称“大神级”的存在,让人仰望。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以下简称“拉瓦锡”,1743年8月26日—1794年5月8日),这种娃的存在就是“百年难遇”。拉瓦锡(见图1)是法国著名化学家、生物学家,虽然其最终成为“法国大革命”这场暴力革命的牺牲品,去世时只有51岁,但他推翻了“燃素说”,发现了氧元素并创立了“氧化学说”,命名了“氧”和“氢”,用实验证明了物质不灭的“质量守恒定律”,预测了“硅”元素的存在,证明了“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化合物,列出了化学历史上第一张元素一览表(现在元素周期表的雏形),带领法国科学院构建了“米”和“千克”的度量体系,这些成就中的任意一项在化学发展历史中都可以称得上是重大事件且意义深远,拉瓦锡开创的化学研究体系标志着化学从定性研究转变到定量研究,现代化学理论体系的架构开始形成。因此,拉瓦锡被后世称为“现代化学之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