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赟[1]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出 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8期41-42,共2页CHINESE SOCIAL SCIENCE DIGEST
摘 要:在亨廷顿那里,“文明”似乎更多的是功能主义内涵,即对于政治动员而言可以增加凝聚与共识、可以调动的认同资源,这一认同资源可建立比民族、国家等更加广泛的统-战线。这其实已经是在国际政治视角下对文明的运用,而不是从文明自身而言文明。与他的名字连在一起的“文明冲突论”,与其说处理的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问题,毋宁说是国际政治在文明上的延展或对文明资源的运用。所以,对于作为国际政治秩序范式的“文明冲突论”,亨廷顿强调了它的有效性仅限于特定历史时段。如果回到文明与文明之间关系的原初语境,则“文明冲突论”并非亨廷顿对这一问题的终极回答。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2.21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