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之间“亡国之音”的认定与诗歌批评  被引量:2

Identification and Poetic Criticism of"Voice of Nation Subjugation"between Han and Tang Dynasti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郭丽[1] Guo Li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音乐研究》2020年第5期52-60,共9页Music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乐府诗集》整理与补编”(项目编号:13&ZD11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根据《礼记·乐记》本义考察汉唐间“亡国之音”认定及逻辑展开过程,《乐记》所言“亡国之音”是指五音凌乱之音,具体指桑间、濮上之音,不包括《诗经》中郑风、卫风诸篇;《毛诗》始将《乐记》相关论述用作诗论纲领;与唐中宗、玄宗朝一样,晋武帝、隋文帝时认定雅乐为“亡国之音”,均为当下认定;北齐、南陈以及隋炀帝时“亡国之音”为事后认定,是主观认定;客观认定符合《乐记》本义,主观认定超出了《乐记》本义;将乐论移作诗论,根据诗篇认定“亡国之音”有其道理,即诗是音乐作品组成部分。

关 键 词:《礼记·乐记》 亡国之音 主观认定 客观认定 诗歌批评 

分 类 号:K23[历史地理—历史学] J609.2[历史地理—中国史] I207.22[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