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旷三平 黄秋生 Kuang Sanping;Huang Qiusheng
机构地区:[1]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出 处:《学术研究》2020年第9期22-29,共8页Academic Research
摘 要:形而上学的历史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历史。形而上学经历过辉煌的胜利,也遭到过无情的否弃,究其原因,是它落入了无法自拔的理论窠臼。从形而上学的建构路数来看,柏拉图主义滥觞、同一性逻辑执拗、单纯理性主义、迷崇科学化和语言宏大叙事是其基本表征;而从反形而上学的批判路数来看,颠覆柏拉图主义、异质性话语、非理性诉求、反科学化倾向和微观叙事是其根本依据。形而上学与反形而上学之“惑”:一边“颠覆”形而上学,一边又“复兴”形而上学,成为形而上学“命舛”中值得学界注意的一个哲学“悖论”或“吊诡”。马克思哲学在其创立过程中依然无法完全摆脱形而上学与反形而上学的思想“困惑”,它在批判、否定形而上学的同时,本质主义地谈论“实践”、基础主义地谈论“社会”、历史主义地谈论“辩证法”、主体主义地谈论“无产阶级”和真理主义地谈论“共产主义”,从而“拯救”“复兴”和“重建”了形而上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