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的公私观及其现代辨析  被引量:6

Public and Private View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Ethics and Distinguish Their Modern Valu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萍[1] 杨勇 Li Ping;Yang Yong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暨哲学系,广州510275 [2]中山大学哲学系,广州510275 [3]广西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宁530021

出  处:《现代哲学》2020年第5期1-11,共11页Modern Philosophy

基  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思想史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至上价值研究”(20AZD004)。

摘  要:公私观念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一个核心概念和重要的道德范畴。公私含义演化及观念生成的逻辑奠定了传统伦理中“贵公”的价值观,它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伦理气质。历史地分析公、私概念内涵及其主体关系的演变,客观地揭示传统公私观念的伦理价值和道德意涵,是传统公私观现代价值辨析的理论前提。传统公私观念的形成有两个基本载体,一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共同体之公的伦理观念载体,二是认识论意义上天下为公的道德观念载体。这两个载体构成传统公私观的伦理本质,形成存在的实然与道德的应然之间的张力。传统公私观的现代困境恰恰在于混淆了两个基本载体,使得“公”“私”无法各安其位,进而出现伦理失序和道德失守。澄清之解,可以从借鉴义利和解之道以及对分殊公私的伦理与道德之理,从根本上使公私回归伦理本性。

关 键 词:公私观念 传统伦理 道德 价值 

分 类 号:B82-02[哲学宗教—伦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