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韵大鼓多声部音乐形态与乐人的音乐观  

The multi-part patterns of Jing Yun Da Gu and the musicians’ viewpoint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雯 刘娟[1] Liu Wen;Liu Juan

机构地区:[1]四川音乐学院

出  处:《中国音乐》2020年第5期37-47,共11页Chinese Music

基  金: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艺术学基金西部项目“岷江上游藏羌传统多声部音乐的特点、传承与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9ED201)的阶段成果。

摘  要:京韵大鼓多声部音乐构成意义是乐人生活的社会所创造的,如何倾听、理解京韵大鼓各个乐器与说唱者的配合与演绎,正是了解京韵大鼓多声部音乐形态形成的核心,即京韵大鼓的多声部音乐形态是乐人们有目的的音乐表演行为。文章通过呈现京韵大鼓乐人的个性伴奏观、乐器作用观、伴奏观、协和观、流派观等演唱演奏观念来解释京韵大鼓的"胡咬弦、琵琶塞缝"多声部音乐形态特征,说明不同套路、伴奏手法、流派风格是如何影响着多声部音乐形态的变化。

关 键 词:多声部音乐形态 京韵大鼓 音乐观 表演 

分 类 号:J607[艺术—音乐] J64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