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社会“大课堂”的应有方式——兼谈“抗疫”时期青少年的阅读与书写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金云[1] 李胜利[2] 

机构地区:[1]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兰州730070 [2]兰州理工大学,甘肃兰州730070

出  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年第25期69-70,80,共3页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Languag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西部项目“甘青藏区中小学生国家通用语学习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XHA190295)成果之一。

摘  要:疫情为我们打开了一本内容丰富的"无字书",提供了一堂蕴涵人性、社会、科学、文化、制度等内容的生动社会课。作为中学生,除了书本的学习,还要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关注休戚相关的时代,将自己的学习、思考、阅读、书写融入当下的中国。一、走进社会课堂,思考时代的真实问题这场疫情,让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思考生活:这种切身之感,不仅存在于人与自然之间,更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人与万物之间。

关 键 词:社会课堂 人与自然 无字书 青少年 阅读 走进 书写 

分 类 号:G633.34[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