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固也[1] ZHANG Guye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研究所
出 处:《国学学刊》2020年第3期117-129,共13页Research in the Traditions of Chinese Cultur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5年度一般项目“竹简《文子》复原与研究”(编号:15BZS009)研究成果。
摘 要:从唐代柳宗元以后,《文子》长期被视作"驳书""、伪书",不为学界所重视。1973年,在河北定州汉墓中发现了竹简《文子》,有些学者以为《文子》伪书之说已不攻自破,其确为先秦古籍无疑。而多数学者认为竹简本和今本《文子》不能混为一谈,今本是在古本残缺的情况下,主要依据《淮南子》伪造出来的。由于各家都以为残简仅存全书一小部分,与《汉志》九篇本有很大距离,因而难以彻底否定今本大部分来自古本的可能性,并确证今本之伪。笔者以残简"《文子》上:《经》《圣知》《明王》"的解读为突破口,以残简文字和今本对应诸章为主要依据,并参考相关古书,将竹简本复原为包括三卷九篇三十六章八千多字的完整文本,由此确凿无疑地证明了竹简本就是《汉志》著录的九篇本,而今本确为东汉时人所伪造。今本中"吾闻子得道于老聃"一句,是从竹简本别处移来的,文子确为老子弟子。其思想以听道为宗旨,以听道—达智—致功—成行为纲领,兼融老子、孔子思想,下启庄子、孟子学派,而没有受到阴阳、名、法等战国诸子的影响。其蕴含了黄老思想的因素和特征,可谓黄老道家之滥觞。
分 类 号:B223[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K877.5[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