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灯而去,做教育的擎灯人--评《教育的时代性镜像--近年教育文艺作品评价》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赖欢[1] 

机构地区:[1]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读写月报》2020年第24期18-22,共5页

摘  要:教育在中国历来占据着重要地位。荀子曾言:“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可见,不论时代语境如何变化,教育对于国家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始终是无法隐匿、遮蔽的。而文学作为人学,是反映社会现实、记录历史变迁、承载人生道义的重要载体,其具有相当显豁的教育价值。因此,文学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的必要途径。

关 键 词:个人成长 生之本 文艺作品 时代语境 重要载体 时代性 师者 必要途径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