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侯定凯 HOU Dingkai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上海200241
出 处:《高教发展与评估》2020年第5期34-36,44,共4页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摘 要:黄俊杰教授在《21世纪大学理念的激荡与通识教育的展望》一文中,针对当今大学通识教育注重“开拓视野”、“获得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国民文化素养”等“效益观”和“工具论”,提出,“我们居今日而言‘通识教育’,应将现在流行的‘工具论’教育哲学,翻转而为‘非工具论’的立场,我们才能直探通识教育的本质,才能掌握通识教育的内在价值。”这里值得商榷的是:在实践中,“工具论”与“非工具论”是否必然表现为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选择?
关 键 词:通识教育 创新创业能力 大学理念 工具论 国民文化素养 效益观 内在价值 开拓视野
分 类 号:G643[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