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绅阶层的再生产:清代后期杭州宗文义塾研究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Gentry Class--A Study of the Literary Documents an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Hangzhou in Late Qing Dynast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鸿山 HUANG Hong-shan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历史系,江苏苏州215123

出  处:《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171-181,共11页Journal of Soochow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民国救济院的理念、制度与实践研究(1928-1949)”(项目编号:19LSA001);2019年度“江苏社科英才”科研经费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嘉庆二十一年,嘉兴人周士涟在杭州创办宗文义塾,随后义塾得到杭州官府和地方社会的支持,逐渐演变成为官府出资、绅士管理的教育机构,专收士绅家庭的才可造就的孤寒子弟就读。与多数义塾不同,宗文义塾属精英教育机构,它严格挑选生徒,并补助生徒生活,聘请优质师资,予以严格教育,在培养科举人才方面成绩显著。这一事例说明,江南地方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是当地科举人才众多的重要原因。从管理办法、受益对象和培养目标来看,宗文义塾都反映和维护了士绅阶层的价值观念和实际利益,可以帮助士绅家庭的贫寒子弟继续接受精英教育,努力维持原有的社会地位和上升渠道,是士绅阶层再生产的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

关 键 词:清代 杭州 宗文义塾 义学 科举 

分 类 号:K251[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