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 荣喜朝(译) Horiike Nobuo;Rong Xichao
机构地区:[1]不详 [2]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3]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国际汉学》2020年第S01期119-128,共10页International Sinology
基 金: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资助项目“堀池信夫《中国哲学与欧洲的哲学家》翻译与研究”(项目号:CCSIC2017-YB12)的成果。
摘 要:堀池信夫(1947-)是日本著名的中国哲学和思想史学家,曾经担任过筑波大学哲学、思想学系教授、主任,研究生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科教授、主任,目前是筑波大学名誉教授。堀池先生在中国的儒学、道教和伊斯兰教以及汉魏思想史研究方面建树颇丰。堀池先生的重要著作《中国哲学与欧洲的哲学家》(中国哲学とヨーロッパの哲学者,上、下两卷,明治书院,1996-2002年),1200多页,凡120余万字,从文化相对性的视角,全面梳理了自13世纪开始中国思想在西方的接受情况,探讨了欧洲的哲学家与中国的哲学、宗教、思想的接触过程以及对此的评价。上卷的考察范围从东西方思想开始接触的13世纪,至以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开始真正研究儒学的17世纪初。下卷的研究范围自16世纪至20世纪。该著作是日本关于中学西传的通史研究,是以日本为视角的关于中学西传的全面认识,也可以说是日本在中学西传研究领域的集大成者。本文选译自《中国哲学与欧洲的哲学家》(上)第一章《罗杰·培根的哲学和遣派东方修道士》(ロジャー·ベーコンの哲学と東洋派遣修道士)的第五节《罗杰·培根和东方》(ロジャー·ベーコンと東洋)。第五节原有六个小节,本文选译的是第(二)(三)(四)小节。在该文中,堀池先生分析了罗杰·培根(Roger Bacon,1214[1224?]-1292,13世纪英国的基督教经院哲学家)《大著作》(Opus Majus,1267)中的东方信息,阐明了罗杰·培根对东方文化的评价,得出了“到底是西方文化优越还是东方文化优越之类的问题,在漫长历史的跨度中,实际上只不过是个相对性的问题”的观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