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西传

作品数:97被引量:28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陈婷婷元青荣喜朝鲍晓英宋丽娟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安徽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罗明坚拉丁文献《仁义礼知信》探析
《国际汉学》2024年第6期30-37,150,151,共10页李青 
拉丁文献《仁义礼知信》由意大利耶稣会士罗明坚写作而成,包含两部分内容。其一是对中华帝国的介绍,其二是拉丁文版的中国教理问答。本文通过梳理这份文献的写作背景,深入文本分析文献内容以呈现出罗明坚本人的西方宗教哲学思想背景、...
关键词:罗明坚 《天主圣教实录》 中国教理问答 中学西传 
《康熙与路易十四》,一段被影像化的中法交流史
《今日中国》2024年第9期74-77,共4页李勇 
明末清初的中国遇见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那是一个西学东渐、中学西传的初起时代。这幅有趣的图片出自300年前的一本法文书籍,如果不加说明,今天的人们恐怕很难相信,图中高鼻深目、骨相西化的中年男子,竟然是一位声名显赫的中国人。
关键词:路易十四 影像化 交流史 声名显赫 西学东渐 中学西传 文艺复兴 
从交流到交锋:17-19世纪中西方文明交往的过程分析及启示
《国际观察》2024年第3期29-55,共27页陈康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近代东西方国际秩序碰撞研究”(项目批准号:19CGJ034)的阶段性成果。
在从17世纪到19世纪的三个世纪里,新兴西欧国际秩序与传统东亚天下秩序的主要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共同经历了三个逐步激化、层层递进的碰撞阶段。17世纪是“东观西望”、各取所需的接触—试探阶段,东西方文明之间的联系更多还是充...
关键词:全球史 文明互鉴 中学西传 礼仪之争 殖民主义 
17世纪多明我会士闵明我有关中国历史的书写及认知
《史林》2024年第2期56-66,217,共12页张宝宝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复旦大学东亚海域史研究创新团队“16—17世纪西人东来与多语种原始文献视阈下的东亚海域剧变研究”(项目批准号:22VJXT006)阶段性成果。
1676年,多明我会士闵明我的《君主制中国的历史、政治、伦理及宗教论集》一书出版,将中国的历史典故引介给了欧洲。他在书写中国历史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参考了耶稣会士何大化的《中国分期史》,但由于“礼仪之争”的影响,二人也存在观点...
关键词:多明我会士闵明我 何大化 中国史 礼仪之争 中学西传 
中国孝行故事在18世纪欧洲的传播
《国际汉学》2024年第1期31-37,150,151,共9页谭渊 宣瑾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故事’在世界文学中的征引阐释及启示研究”(项目编号:20JZD046)的阶段性成果。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学西传的兴起,中国的孝道观念在18世纪借助《中国经典六种》等著作逐步传入欧洲,成为“道德伦理之乡”形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韩国英在1779年发表的《中国古今孝道》中将中国孝道系统地...
关键词:孝道 中学西传 儒家 中国形象 
《中国哲学与欧洲的哲学家》(下卷)评介
《国际汉学》2024年第1期133-140,共8页荣喜朝 
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中国文化域外传播百年史》(1807-1949)”(项目编号:17ZDA195)的中期成果。
“中学西传”,具体来说就是中国文化在西方1的传播和影响。这是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自20世纪末以来,中日两国在该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意思的是当堀池信夫(1947-2019)先生致力探明中国思想、文化对欧洲著名哲学家产生的影响时,...
关键词:中学西传 传播和影响 哲学家 中日两国 欧洲 
新发现的苏曼殊捐上海国学保存会史料考论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3年第4期124-130,共7页徐振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典小说西传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号:17ZDA265)的阶段性成果。
1907年至1910年,苏曼殊多次向上海国学保存会藏书楼捐赠图书,其中前两年捐赠书目以佛学典籍类居多,后两年以翻译类书籍居多,此变化背后带有深刻的人生转型期印记。苏曼殊在不同阶段捐赠书目的种类变迁,印证了其文化身份由佛学家向翻译...
关键词:苏曼殊 上海国学保存会 藏书楼 中学西传 海外汉学 
中学西传,瓷名远播——19世纪以来中国陶瓷典籍西文译本的整理与研究被引量:1
《图书馆论坛》2023年第10期22-29,共8页胡思琪 陈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19世纪以来中国陶瓷典籍的海外传播及其对世界陶瓷业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8BG140);景德镇市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19世纪以来中国陶瓷典籍在欧洲的传播及其对欧洲陶瓷生产发展的影响研究”研究成果。
陶瓷典籍在中西陶瓷文化交流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系统梳理19世纪以来中国陶瓷典籍西译的具体成果,总结其发展分期,并结合各个时期不同国家对陶瓷的关注方向和译者的翻译目的,从翻译语言、译者身份、翻译方法和译本类型等方面,系统评...
关键词:中国陶瓷典籍 陶瓷典籍西译 
宋明理学在欧洲的传播被引量:1
《国际汉学》2023年第5期40-48,156,共10页刘绍晨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研究项目“《宋学西渐——欧洲迈向近代启蒙之路》的翻译与研究”(项目编号:CCSIC2017-YB20)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从井川义次所著《宋学西渐——欧洲迈向近代启蒙之路》入手,述介该书的内容和逻辑架构,缕析启蒙时代的中学西传对我们重新思考欧洲启蒙思想生成发展的重要方法论意义。同时,梳理日本中学西传研究之学术史,述评20世纪20年代以来日本...
关键词:欧洲启蒙 日本汉学 中学西传研究 他者与自我 
历史演进中的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被引量:1
《中国文化研究》2023年第3期34-49,共16页阎纯德 
文化很像一条船。人类都生活在这条既古老又年轻的船上。既然大家都在同一条船上生活,就得同舟共济。从远古到今天,人类创造历史,文化跟着历史的沉淀而诞生。历史在演进中慢慢演绎着文化。文化并非万能,但它却连接着人心、人性和道德,...
关键词:汉学 文化交流 西学东渐 中学西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