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之争

作品数:304被引量:353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李天纲张西平吴莉苇张先清王开玺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孙立天著《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出版
《国际汉学》2025年第1期160-160,共1页王晓丹 
明末清初,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向清朝派出六位“国王的数学家”,开启了影响深远的中法在科技、商贸和思想文化上的交流和交融。到了康熙王朝后期,形势突变,清廷与罗马教廷之间爆发了一场围绕“译名”“祭祖”“祀孔”问题的“礼仪之争”,...
关键词:西方传教士 在华传教 礼仪之争 耶稣会士 路易十四 雍正时期 文化交流 中西思想 
康熙真的禁教了吗
《各界》2024年第12期56-58,共3页唐山 
长期以来,史学研究认为,因中西礼仪之争,康熙怒而禁教,关闭了明万历十年(1582)利玛窦来华后开启的东西方文明交流之路,中国错过一次走向近代化的机会。“康熙的红票”让此说出现了漏洞:决心禁教,何必再印“康熙的红票”?罗马教廷如何回...
关键词:万历十年 礼仪之争 罗马教廷 禁教 利玛窦 谈判结果 康熙 史学研究 
在地化与礼仪变迁——中亚东干人婚姻礼仪之争中的社会、文化与族群观念
《开放时代》2024年第4期213-223,M0009,M0010,共13页李如东 
中国侨联课题“吉尔吉斯斯坦华侨华人现状调查与研究”(项目编号:19BZQK224)的研究成果。
中亚东干人是晚清时期从中国陕甘地区迁居中亚的回民及其后裔发展而来的族群。作为移民群体,东干人的在地化在祖籍地与中亚本地文化要素的交织中展开,在此过程中,其婚姻礼仪成为杂糅多种文化元素的复合仪式。在苏联解体后的中亚社会与...
关键词:中亚 东干人 在地化 婚姻礼仪 族群观念 
从交流到交锋:17-19世纪中西方文明交往的过程分析及启示
《国际观察》2024年第3期29-55,共27页陈康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近代东西方国际秩序碰撞研究”(项目批准号:19CGJ034)的阶段性成果。
在从17世纪到19世纪的三个世纪里,新兴西欧国际秩序与传统东亚天下秩序的主要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共同经历了三个逐步激化、层层递进的碰撞阶段。17世纪是“东观西望”、各取所需的接触—试探阶段,东西方文明之间的联系更多还是充...
关键词:全球史 文明互鉴 中学西传 礼仪之争 殖民主义 
明末耶稣会龙华民的福音保守主义之再发现——耶稣会内的译名、礼仪争论和本土化平民路线
《基督宗教研究》2024年第1期262-278,共17页 
弄清明末耶稣会传教史上译名、礼仪争论发生的主要原因,一直是后代学者们关注的重点。现有的主要研究观点将利玛窦和龙华民之间的关系一分为二地对立了起来,把龙华民视为耶稣会在中国传教失败和阻碍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负面人物。如果置身...
关键词:耶稣会 龙华民 礼仪之争 保守主义 平民路线 灵修本土化 
17世纪多明我会士闵明我有关中国历史的书写及认知
《史林》2024年第2期56-66,217,共12页张宝宝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复旦大学东亚海域史研究创新团队“16—17世纪西人东来与多语种原始文献视阈下的东亚海域剧变研究”(项目批准号:22VJXT006)阶段性成果。
1676年,多明我会士闵明我的《君主制中国的历史、政治、伦理及宗教论集》一书出版,将中国的历史典故引介给了欧洲。他在书写中国历史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参考了耶稣会士何大化的《中国分期史》,但由于“礼仪之争”的影响,二人也存在观点...
关键词:多明我会士闵明我 何大化 中国史 礼仪之争 中学西传 
分裂的肢体 清前中期在华耶稣会的挫折
《中国天主教》2024年第1期49-53,共5页刘昌义 
从明末来到中国,至清乾隆年间暂时退出中国,将近三百年的时间,耶稣会在中国既取得了相当多的成就,但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经验教训。本文关注清前中期耶稣会遭遇的重大挫折,从“礼仪之争”入手剖析被纷争所摧毁的在华耶稣会和其他修...
关键词:天主教 耶会 礼仪之争 百年禁教 
全球史视野下的法国传教士与康熙朝中外交流
《故宫学刊》2023年第1期174-187,共14页李晨哲 
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万科公益基金会专项经费资助
将清史研究放入全球史研究的框架中是近些年清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康熙朝时期,耶稣会传教士行走于欧亚大陆的东西两端,带动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相互影响,其背后也代表各国的国家利益。本文以法国耶稣会传教士为切入点,通过法国国王路...
关键词:法国传教士 康熙朝 “国王的数学家” 《尼布楚条约》 “礼仪之争” 
新书架
《周易研究》2023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周易〉在西方的译介与传播研究》简介任运忠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7月出版,全书共382页,38.3万字,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该书以历史发展为脉络,研究了在“文化适应、礼仪之争、启蒙运动、文化殖民、文化反思”五个不...
关键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文化殖民 礼仪之争 新书架 译介与传播 文化反思 研究成果 历史语境 
从“天学”的分化看明末“礼仪之争”发生的背景
《国际汉学》2023年第5期29-39,155,156,共13页 
“中国礼仪之争——天学的分化”发生的背景和原因一直是相关研究的主要关注点。特别是处于论战中心的耶稣会内部的争议点可以看作是后来不同传教会之间、文明之间所有纷争的缩影,因此有针对性地深入分析和解读其产生的原因非常必要。...
关键词:耶稣会士 礼仪之争 天学 传教策略 利玛窦 龙华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