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欣[1,2] XU Xin
机构地区:[1]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东方翻译》2020年第5期36-40,共5页East Journal of Translation
摘 要:本文选取19世纪初至20世纪末《大学》英译历程中出现的柯大卫译本、理雅各译本、辜鸿铭译本、林语堂译本、庞德译本和穆勒译本为研究对象,基于文本数据挖掘技术对比这六个译本的翻译风格的异同趋向和经典译本的个性化特征。通过分析解读译本的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词云、高频词表、用词倾向等数据信息,发现:首先,共同树数据关联图谱分析显示出柯大卫与庞德的译本、理雅各与穆勒的译本、辜鸿铭与林语堂的译本均在内容上有着较大的相似性;其次,经由词云分析解构,两两相近的译本多有着共同或趋近的高频词汇构成体系,显示出译者语言风格、文化态度、翻译目的等方面的相近性;最后,主成分分析显示出穆勒的译本与其他译本在用词方面差异最大,这与他对《大学》的理解偏宗教化和注重突出儒教精神的现实指导效用等理念有着密切关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