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音义联系”的理据性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程子媛 

机构地区:[1]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西安710118

出  处:《长安学刊》2020年第6期23-25,共3页Chang’an Science Periodical

摘  要:音义学思想最初是在西方进行的系统性研究,从一两位语言学家的初探到索绪尔提出的“符号任意性”思想,再到成为一门正式研究性学科,音义之间联系性的研究过程十分曲折,甚至现如今仍有很多语言学家不承认这种象似性。中国虽然不是最早对音义联系进行系统性研究的,但在我国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音义思想——“声训”,随后经过多个朝代的研究总结,汉语语言中的音义思想已初成体系。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声训发展的五个主要时期进行梳理和探究,分别从先秦和汉代根据音近义通词的“推源释义”、北宋“右文说”的音义思想以及清代的谐声系统和连绵词等等归纳出音义联系性的理论依据。这种语音理据性的探究相信无论是对于语言学习和教学还是对于语言学理论的丰富都具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

关 键 词:音义联系 理据性 声训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