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义联系

作品数:15被引量:2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林艳李玉华李林林葛洪久信传华更多>>
相关机构:聊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重庆社会科学》《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现代汉语拟声词语音交替与意义联系
《汉字文化》2022年第18期4-6,共3页古丽格娜·艾山 夏迪娅·伊布拉音 黄成龙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民族语言形态句法类型学研究”(编号:18ZDA298)的相关成果
语言的音和义结合没有一定关系,音和义结合是任意的。但是拟声词的音和义结合关系和其他词类对比,其音义结合的关系更紧密一些。拟声词不仅是对客观世界的声音和现象的再现,还是按照语言所特有的语言特点和语音系统对客观世界的声音和...
关键词:现代汉语 拟声词 语音交替 音义联系 
汉语中“音义联系”的理据性研究
《长安学刊》2020年第6期23-25,共3页程子媛 
音义学思想最初是在西方进行的系统性研究,从一两位语言学家的初探到索绪尔提出的“符号任意性”思想,再到成为一门正式研究性学科,音义之间联系性的研究过程十分曲折,甚至现如今仍有很多语言学家不承认这种象似性。中国虽然不是最早对...
关键词:音义联系 理据性 声训 
从“同一联想”角度看汉语同义双音词的音义联系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第3期75-77,共3页朱莉 
举例分析若干汉语常用同义双音词,追溯它们内部语素的古音和古义,发现他们在语音和语义上都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由此推测这可能与人们的"同一联想"有关。
关键词:汉语词汇 同义双音词 同一联想 语音 语义 
从拟声词看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关系被引量:2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年第1期53-55,共3页李林林 
以索绪尔为代表的语言学家认为语言符号是任意性的,但是韩礼德等语言学家认为语言符号不具有任意性,相反具有象似性。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一个连续体上的两个点,中间还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用以完成两者之...
关键词:任意性 象似性 拟声词 音义联系 
爆破音的英汉音义联系探析被引量:1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3期156-157,共2页信传华 葛洪久 
佳木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重点项目"英汉音位的表意研究"(SKYZ-01)
语言文字研究领域对音义联系的关注已久。西方的研究可追溯到柏拉图时代。汉字研究也一再关注音义联系问题。本文从语音角度出发,以英汉两种语言为语料,采用归纳、推导的方法,探析爆破音的音义联系问题,在对比中探求其音义联系的共性。
关键词:爆破音 拟声词 音义联系 
语词音义联系体现了语言符号的象似性被引量:3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9年第4期13-16,共4页林艳 
本文首先从分析语言符号理据性和象似性的关系入手,提出了语词音义联系是语言符号象似性的表现之一的观点。然后列举大量语言事实,论证了语词音义联系的必然性,说明这种必然性和语词音义联系的机制一样,都体现了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原理。
关键词:音义联系 象似性 生成机制 认知语言学 
语词音义联系及联系机制初探被引量:5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219-224,共6页林艳 
本文分析了音义联系“约定俗成”说的具体含义,提出了音义联系必然性的观点,并用大量语言事实和实验语音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证明,最后探讨了音义联系的生成机制,指出音义联系必然性的观点符合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象似性的理论。
关键词:音义联系 必然性 生成机制 认知语言学 
从音义联系看语言符号的理据性被引量:1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205-206,共2页李永芳 
从主流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对语言任意性与理据性的不同观点出发,依据语言符号的语音象似性,即拟声,语音象征、音素美、摹拟音、联觉通感等现象,探讨了语言符号的理据性及这种理据性在实践中的价值.
关键词:语言符号 语音象似性 理据性 实践价值 
英语词汇的音义联系被引量:7
《山东外语教学》2002年第4期88-90,共3页李玉华 
本文对某些英语单词的发音与词义之间所存在的联系作了论析和探讨.英语词汇的音义是一种社会的约定俗成,并在长期的语言运用中固定下来.绝大多数英语单词,其发音与词义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有一定数量的词汇,由于某些字母或字母组合...
关键词:英语词汇 音义联系 语音象征 意境 
从命名实验看造词策略和音义联系
《重庆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46-50,共5页李海霞 
词的音义之间是否有联系,这个问题是老生常谈。人在造词时究竟要不要考虑音义联系,在多大程度上考虑音义联系,如何考虑音义联系,采取了哪些策略?为了避免简单的主观推论,我们做了两个实验来进行观察。这些实验对我们推想语言发生之初人...
关键词:造词策略 音义联系 模仿造词 变音造词 音义拼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