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角下《易经》三个英译本的卦名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佳澳 马瑞雪[1] 

机构地区:[1]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00

出  处:《海外英语》2020年第22期10-12,共3页Overseas English

摘  要:《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本源,其高质量的外译是文化成功输出的重要保证。《易经》的卦名自成体系,浓缩了全卦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增加了英译难度。该文以卫礼贤(1924)、蒲乐道(1991)和闵福德(2014)英译本中的卦名为研究对象,依托接受美学的理论框架对比译文的差异,阐释差异背后的根源。研究发现,出于对读者的关照,不同时代的译者通过融入读者“期待视野”、保持读者与译文的“审美距离”以及保留原文“召唤结构”等方式修缮译文。这为在《易经》复译中从“读者关照”的角度实现作品的文学和社会价值提供了新的参考。

关 键 词:《易经》 接受美学 卦名 译本对比 

分 类 号:H059[语言文字—语言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