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本对比

作品数:158被引量:13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肖飞徐艳雷琦陈亚杰梁淑英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翻译美学视角《匆匆》译本对比浅析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4年第24期0212-0214,共3页侯涵钟 
《匆匆》由散文家朱自清所写,表达了朱自清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和感慨。作者用凝练优美的词句娓娓道来,抒发自己淡淡悒郁的心境,呼吁人们珍惜当下。这篇散文的英译者是张培基,张培基先生的散文翻译忠实凝练,译文地道自然,为...
关键词:翻译美学 散文翻译 《匆匆》 
翻译美学视角下《秋颂》汉译本对比研究——以查良铮和屠岸译本为例
《今古文创》2024年第47期119-122,共4页倪逸洋 
济慈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而《秋颂》是最能反映济慈诗歌美学特征的篇章之一。本文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借助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对查良铮和屠岸的《秋颂》译本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旨在探讨两译本在实现原诗审美意蕴和...
关键词:《秋颂》 翻译美学 审美再现 译本对比 
“三美论”视角下《西厢记》英译本对比分析——以许渊冲和熊式一译本为例
《今古文创》2024年第45期98-101,共4页梁晓斐 
湖南省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农林高校外语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改革实践与理论思考”(项目编号:2022JGZD036)。
作为中国元曲的典范之作,《西厢记》以发人深思的核心思想以及经久不衰的美学价值吸引着学者与译者的共同关注。翻译在一定程度上也属于美学活动,因此在其英译过程中,各译者充分发挥个人主体性,以期带给读者不同的审美感受。鉴于此,本...
关键词:《西厢记》 三美论 译本对比与赏析 
目的论视角下《圣经》“和合本”和“冯象译本”对比研究
《现代语言学》2024年第11期64-74,共11页王斐迤 
《圣经》原文用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写成,但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繁荣,它也被世界各地的译者译成各种版本。《圣经》的汉译是世界《圣经》翻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我国有无数的历史学家、宗教学家、翻译家为这部经典的翻译...
关键词:《圣经》汉译 和合本 冯象译本 目的论 译本对比 
新时期背景下中共党史对外译介:策略与启示
《民族翻译》2024年第5期15-24,共10页乔孟琪 李晶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共党史对外译介研究”(21BYY059);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审美意识形态视阈下的毛泽东诗词英译对比研究”(2021YJSB37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新时期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核心关键在于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文章从语言、文化、政治层面对比《中国共产党简史》两个英译本,认为两译本基于不同生产模式,具有不同的对应层级,呈现了不同的策略取向,中方译本呈现了忠实基础上的译语取...
关键词:中共党史对外译介 《中国共产党简史》 译本对比 对应层级 翻译策略 
《1984》不同中文译本语料浅析
《语言与文化研究》2024年第5期207-210,共4页胡昕怡 
通过对《1984》董乐山译、孙仲旭译、富强译三个不同中文译本的语料进行浅析后发现,总体而言孙仲旭译本质量更高。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中英语言表达的不同以及文化方面的差异。用词上,原文中词汇较少重复,用词时而严肃、时而较为轻松...
关键词:乔治·奥威尔《1984》 译本对比 语料分析 译者本心 
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夏目漱石《明暗》译本对比
《读天下》2024年第43期0016-0018,共3页苏小明 
目的论视角下《面纱》汉译本对比分析——以张和龙和阮景林译本为例
《现代英语》2024年第16期121-123,共3页朱梓萌 孙霞 
《面纱》是英国著名作家毛姆的代表作之一,其汉译本有多个版本。研究基于翻译目的论的三原则,分别从目的、连贯和忠实三个原则对《面纱》张和龙译本和阮景林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张和龙的译本注重文学性,译文较为复杂,不够连贯;阮景林的...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三原则 《面纱》 译本对比 
女性主义视角下《老人与海》译本对比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4年第17期20-23,共4页李迅 张卫东 
山东科技大学2023—2024学年研究生科研创新立项研究成果。
《老人与海》中文译本数量可观,至今有20多个译本,同时译者众多,既有男性译者,也不乏女性译者。本文主要以《老人与海》张爱玲译本为研究对象,将其与男性译者的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来探究其中体现的女性话语与地位,以期引起人们对女性主...
关键词:《老人与海》 张爱玲 女性主义 翻译 
归化与异化视角下《了凡四训》两种译本对比研究
《品位·经典》2024年第6期52-54,共3页赖军芳 
2020年度湖南省社科基金外语科研联合项目“《了凡四训》在日本的译介和传播研究”(20WLH30)。
《了凡四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精神和价值观。三百余年前传至日本,在日本一直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成为向日本传播中国文学和文化的重要媒介。本文以日本目前仍在刊行的西泽嘉朗和石川梅次郎的两个不同译本为例,在...
关键词:了凡四训 归化与异化 译本对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