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向晨[1] Sun Xiang-chen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200433
出 处:《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50-53,共4页Journal of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摘 要:笔者写的上一本著作是关于列维纳斯的,按研究的范畴基本属于当代法国哲学的研究,因为列维纳斯的犹太人身份以及他关于塔木德解读的著作,在当代犹太哲学的研究中也常能看到他的身影。现在摆在大家面前的这本书却是《论家:个体与亲亲》,看书名就觉得应该属于中国哲学研究的范畴。这之间似乎有很大的跳跃,但研究毕竟不是逛超市,可以随手在不同的货架上摘取货物。那么从列维纳斯的“超越”与“他者”何以进展到了儒家的“生生”与“亲亲”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5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