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打折”迷了眼——商家促销背后的数学奥秘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柯嘉恒 虫原(图) 费酋酋(指导) 

机构地区:[1]浙江省宁波市孙文英小学 [2]不详

出  处:《课堂内外(智慧数学)(小学版)》2020年第12期45-45,共1页

摘  要:“双十一”快到的时候,妈妈又开始忙着往购物车里添加东西。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带着对商品降价的期待,主动参与到妈妈的购物活动中。我发现商家的优惠非常烧脑,花样百出,什么定金翻倍、满减红包、跨店满减、百亿补贴、整点神券等等。这些优惠活动,不仅考验消费者的阅读理解能力,更是考验消费者的数学计算能力。我问妈妈:“为什么促销要搞这么多花样,而不直接打折呢?这样不是买起来更方便吗?”妈妈说:“很多人买东西没有那么理智,尤其是看到打折,就很容易冲动购买。比如一个商品,预售价100元,商家提供两种优惠——直接打6折或者加量50%,你会选哪一个呢?实际上,同样花100元,如果是加量50%的优惠,你只能买到1.5倍的商品,相当于打了6.7折。如果有人仅凭直觉就选择加量50%,那商家就赚了。”

关 键 词:购物活动 商家促销 数学计算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 购物车 主动参与 优惠活动 双十一 

分 类 号:G62[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