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逻辑化与个体性的丧失——亚里士多德“实体”学说探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宋成[1] 

机构地区:[1]山西师范大学社会学与法学学院,山西临汾041000

出  处:《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年第6期22-25,32,共5页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Jiamusi University

基  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永恒’在中西方哲学中的表现形态研究”(2020W058)。

摘  要:希腊哲学以追求万事万物背后的本体为开端,并发展出了一种本体论的形而上学模式,事物背后的固定本体为当下的现实事物提供了根据和归宿,因此,获得本体构成了希腊时期形而上学的主要宗旨。在探寻何物为本体的过程中,从希腊早期的自然哲学发展到了古典时代的存在哲学,这同时也是哲学思维从具体到抽象的过度过程,而哲学思维的抽象化过程也恰恰是世界被逻辑化的过程。理论思维不断提高和自然世界不断被逻辑深化的同时,现实存在的个体事物却逐渐地淡出了视野,这个过程集中地体现在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实体”问题的探讨上。

关 键 词:本体 存在 逻辑 实体 

分 类 号:B502.233[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