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袁了凡到罗有高——明清理学家围绕善书的争论及其意义  

From Yuan Liaofan to Luo Yougao——The controversy of the Neo-Confucianist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bout the Writing of Books and Its Significanc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新屋[1] Zhu Xinwu

机构地区:[1]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州350117

出  处:《孔子研究》2020年第6期131-138,共8页Confucius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超越‘神道设教’:明清时期《感应篇》诠释研究”(项目编号:18FZS017)之阶段性成果。

摘  要:作为一种劝善戒恶的通俗读物,承载善恶报应观念的善书(或称劝善书)对明清以降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明清理学家围绕善书,就人性观、命运观和天道观展开了相当激烈而持久的争论。从作为“善书运动”兴起标志的袁了凡《立命篇》开始,到清代张尔岐《袁氏立命说辩》、罗有高《书济阳张子〈立命说辩〉后》,可以梳理出一条清晰的善书和理学互动的思想脉络。透过这三篇构成历时性争论的思想文献,可以看出明清“善书运动”形塑理学议题、影响理学观念,以及这些议题和观念的演变反过来助推了“善书运动”的发展。

关 键 词:善书运动 理学 袁了凡 张尔岐 罗有高 

分 类 号:B26[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