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屋

作品数:36被引量:6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善书纲要课教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正统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苏区研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近代史学刊》《地方文化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陕甘宁边区“下南路”移民运动的三维探赜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49-56,共8页薛浩 朱新屋 
福建省高校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骨干培育计划项目“中国共产党与抗敌后援会研究(1937-1945)——基于政治动员的研究视角”(JSG2022007)。
清末民初,由于战乱、灾荒以及由此导致的人口分布差异,一条从陕北北部向南部迁移的路线即“下南路”逐渐形成,这种自发而又零散的移民活动一直延续到抗战时期。在陕甘宁边区应对财政危机开展大生产运动的背景下,中共中央及其领导下的边...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 “下南路” 移民 
国家记忆、文化合成和传统发明——红色文化研究的三种范式及其意义被引量:6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1-10,共10页朱新屋 
福建省高校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骨干培育计划项目(JSG2022007);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年度项目(FJ2021XZHQB15)。
红色文化指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以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红色文化研究引起学界的普遍关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也存在尚未形成特定的研究范式、甚至缺少必要...
关键词:红色文化 中国共产党 国家记忆 文化合成 传统发明 
深入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政课——“以文化人·数智赋能——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展示与研讨会”综述被引量:4
《思想战线》2023年第6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朱新屋 
2023年10月22日,“以文化人·数智赋能——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展示与研讨会”在福州召开。会议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指导,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福建省教育厅主办,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福建省)、全国高校思政课...
关键词:福建师范大学 思政课 以文化人 集体备课 大中小学 福建省教育厅 赋能 教育工委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人才培养——首届全国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联席会议综述被引量:1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3年第6期155-159,共5页朱新屋 
2023年4月22—23日,由福建师范大学、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平潭综合实验区融媒体中心、福建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联盟承办,《思想理论教育导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高质量发展 高水平人才培养 
博洽德《通俗资本论》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被引量:1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51-57,共7页朱新屋 邹阳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年度项目(FJ2021XZ HQB15);福建省高校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骨干培育计划项目(JSG2022007)。
《资本论》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要内容,德国政治经济学家博洽德所编《通俗资本论》就是其中之一。鉴于马克思《资本论》卷帙浩繁、博大精深,博洽德所编《通俗资本论》以通俗化为目标,巧妙承接了《资本论》所...
关键词:《资本论》 博洽德 《通俗资本论》 李季 翻译与传播 
毛泽东提出“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的多维考察
《理论与评论》2022年第2期66-75,共10页朱新屋 薛浩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年度项目“以新的历史决议开辟党的自我革命新境界”(FJ2021XZHQB15);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话语在近代中国独立性期刊中的运用研究(1927-1949)”(FJ2019B024)阶段性成果。
作为“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和重要表现形式,“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最早是由毛泽东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高干会上提出的。聚焦会议召开前后毛泽东对延安大生产运动及整风运动的系列报告和指示可以看出,毛泽东提出“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除...
关键词:毛泽东 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 延安精神 
《山海经》、民俗学与旅行史——重返江绍原《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的历史世界被引量:1
《民族艺术》2022年第2期75-84,共10页朱新屋 
自1935年江绍原出版《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以来,学界对于旅行史(旅游史)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然就后设之角度而言,江绍原此著与后来的旅游史(不论是在哪种学科范畴内)有很大的不同,毋宁属于新视野下对《山海经》的研究。认识到这一...
关键词:《山海经》 民俗学 旅行史 江绍原 学术史 
晚清时期的宗法调适和宗族转型——以冯桂芬为例的考察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21年第1期145-155,250,共12页朱新屋 
在晚清"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传统宗族也相应发生转型,以冯桂芬、郑观应等为代表的"口岸知识分子"因既受到良好的传统教育,又活动在通商口岸城市,对西方文化有较为深入接触,对既有宗法观念进行重新理解和诠释,成为宗族转型的先导...
关键词:冯桂芬 口岸知识分子 宗族 宗法 
“广义古田会议”概念建立的基本依据和重要意义被引量:2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17-25,168,共10页朱新屋 
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项目“中国共产党加强党史国史教育的历史经验及其当代价值研究”(18JDSZK121)
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基本原则,在建党建军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推进古田会议研究必须建立"广义古田会议"概念。"广义古田会议"指的是从红四军前委接到中共中央"二月来信"开始,到1929年12月28-29日召开红四军党的九...
关键词:古田会议 广义古田会议 古田会议精神 红四军 
从袁了凡到罗有高——明清理学家围绕善书的争论及其意义
《孔子研究》2020年第6期131-138,共8页朱新屋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超越‘神道设教’:明清时期《感应篇》诠释研究”(项目编号:18FZS017)之阶段性成果。
作为一种劝善戒恶的通俗读物,承载善恶报应观念的善书(或称劝善书)对明清以降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明清理学家围绕善书,就人性观、命运观和天道观展开了相当激烈而持久的争论。从作为“善书运动”兴起标志的袁了凡《立命篇》开始,...
关键词:善书运动 理学 袁了凡 张尔岐 罗有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