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话失真问题的表现及语言学习应对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寅 

机构地区:[1]北京航空旅游专修学院,北京102612

出  处:《海外英语》2020年第23期267-268,共2页Overseas English

摘  要:由于信息传递衰减原理即信噪比问题,传话失真现象长期客观存在。相关问题影响语言信息的获取与传递有效性,同时制约人际关系交往乃至跨国跨文化交际效能。传话失真既表现为语言信息失真,也表现为非语言信息失真。导致传话失真问题的因素比较复杂与多元,既存在说话人的因素,更多受制于听话人及传递者与语言距离等因素。为克服传话失真可能,听话者尽量因获取一手信息,避免过多信息中介及其可能干扰,同时应注重观察说话者非语言动作神情等因素及其潜在含义,为避免误解,应注重事先了解表达者的特殊人生经历乃至国际跨文化交往中的历史文化背景因素,同时注重沟通以克服“望文生义”“杯弓蛇影”等揣测性传话,防止信息传递失真引起的其他损失甚至滋生新冲突等问题。

关 键 词:传话失真 语言心理 认知语言 语言学习 语言工具 

分 类 号:H319[语言文字—英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