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荣林[1] 艾仄宜 杨建华 郑豪 陈正涛 史海华 Li Ronglin
机构地区:[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休闲农业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 [2]苏州新丰现代农业园,江苏苏州511100 [3]江苏溧阳玉莲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苏溧阳213300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0年第24期41-44,共4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编号:CX(18)3034];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现代农业)(编号:BE2019320)。
摘 要:本文对工夫红茶加工的非典型、非传统工艺进行了梳理,对鲜叶品质调控、人工光照萎凋、冷冻萎凋、加压萎凋、摇青-萎凋结合的各种技术参数变化及其可能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对红茶通氧发酵、加酶发酵、变温发酵、低湿度发酵、后发酵技术作了简要评估。发酵终点的自动判别研究已经引入计算机图像识别、电子舌等先进技术,但这些技术在生产活动中的应用仍然有限。在红茶制造中引入了名优绿茶的造型工艺技术,对促进红茶的品质提升和消费是有利的。
关 键 词:工夫红茶 人工光照萎凋 摇青-萎凋结合 加酶发酵 发酵终点自动判别
分 类 号:TS272.52[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