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夫红茶

作品数:468被引量:1339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江用文董春旺袁海波叶阳滑金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川红工夫红茶加工工序对主要滋味物质及其品质形成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2025年第4期291-298,共8页胡静 段波 何至伟 廖雷 杜佳慧 刘娜 程刚 叶阳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AAS-ASTIP-2014-TRICAAS)。
以四川群体种一芽一叶为原料,通过感官审评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及氨基酸分析仪研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毛火和足火)工序对川红工夫红茶主要滋味物质及其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加工工序所得茶样滋味强度轮廓差异显著,从萎凋到...
关键词:川红工夫红茶 滋味品质 加工工序 滋味组分 
基于电子舌与近红外光谱融合的滇红工夫红茶滋味品质评价
《农业机械学报》2025年第1期102-109,共8页任广鑫 高钰敏 张雨茹 卫志辰 宁井铭 张正竹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601102);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22AH051590);淮南市科技计划项目(2023A314)。
茶叶滋味是评价茶叶品质的关键指标之一,也是茶叶分级和市场定价的关键因素。提出基于电子舌和近红外光谱多模态融合技术的不同等级滇红工夫红茶样品滋味品质快速评价方法。利用蚁群优化(Ant colony optimization,ACO)算法得到的味觉特...
关键词:工夫红茶 滋味品质 电子舌 近红外光谱 多模态融合 
坦洋工夫红茶标准化建设现状与展望
《中国茶叶加工》2024年第4期79-82,共4页林影 
随着坦洋工夫红茶产业的发展,坦洋工夫红茶标准化工作也全面开展,并取得一定成效。文章介绍了坦洋工夫红茶标准体系中生产、加工和产品的标准内容以及国家标准样品研制工作和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情况,并对未来的标准化建设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坦洋工夫红茶 标准化 建设 展望 
不同“做青”工艺对坦洋工夫红茶茶黄素含量及其感官品质的影响
《茶叶学报》2024年第6期31-36,共6页蔡吓强 黄先洲 陈建平 陈静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T220754);福建省星火科技项目(2023S0061);宁德市黄先洲技能大师工作室(024/3232301);2022年福建省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试点项目(闽教职成[2022]38号);福建省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闽教师[2024]17号)。
【目的】分析不同“做青”工艺处理对花果香坦洋工夫红茶茶黄素(Theaflavins,TFs)含量及其感官品质的影响,为提升花果香红茶加工工艺提供参考。【方法】以‘金牡丹’茶树品种一芽二、三叶鲜叶为原料,按照花果香坦洋工夫红茶加工工艺制...
关键词:做青工艺 红茶 茶黄素 
传统滇红工夫红茶与野生滇红工夫红茶香气特征分析被引量:3
《食品工业科技》2024年第23期229-239,共11页牛淼 李雄宇 杨洪焱 何雨淇 徐亚文 李家华 
国家现代农业茶叶产业体系专项资金项目(CARS-19)。
为明确传统滇红工夫红茶和野生滇红工夫红茶的香气成分差异及呈香特点,本文选取了5个传统和5个野生滇红工夫红茶为研究材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
关键词:滇红 工夫红茶 香气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不同产地工夫红茶风味品质比较研究
《食品科技》2024年第11期56-65,共10页蒋宾 罗学平 刘琨毅 刘明丽 焦文文 赵虎 王琪 杨丽冉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ZRZD24-11,ZRYB24-08);宜宾市农业创新能力建设项目(2024NYCX012)。
为探究不同产地工夫红茶的品质差异,基于感官定量描述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川红工夫、滇红工夫、宜红工夫、信阳工夫和祁红工夫的特征滋味、感官属性及化合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个产地工夫红...
关键词:工夫红茶 产地 滋味物质 香气成分 气味活度值 
红茶鼻祖为何命名“正山小种”
《茶博览》2024年第10期30-31,共2页徐知妤 黄望巧 
00后小戴“正山小种”这么好喝,想知道名称由来?红茶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类。正山小种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红茶,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文化历史,有着“红茶鼻祖”的美誉。只有产自武夷山桐木关地区,按照传统工艺制作的红茶,才...
关键词:小种红茶 工夫红茶 红碎茶 工艺制作 名称由来 正山小种 桐木关 武夷山 
我国三大工夫红茶品质特征的研究进展
《食品工业》2024年第10期232-238,共7页刘明丽 蒋宾 刘跃云 曾志江 郑宗明 黎明勇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CARS-19);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23JDRC0037);宜宾市科技计划项目(2022YN004);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ZRZD24-11,ZRYB24-08)。
红茶是世界上产量最高、消费区域最广、贸易量最大的茶类。红茶为全发酵茶,一般分为三大类,包括工夫红茶、小种红茶、红碎茶。工夫红茶作为我国最具特色和产量最大的红茶种类,它的品质特征具体表现为“色、香、味、形”,也是构成茶叶感...
关键词:工夫红茶 祁红 滇红 川红 品质特征 
基于HS-SPME-GC-MS分析不同茶树品种川红工夫红茶香气差异被引量:5
《食品工业科技》2024年第19期268-277,共10页金磊 练学燕 杨植溢 李甜 李宇豪 何清钰 李东 
四川省科技厅项目(2017NFP0168)。
选取宜宾境内种植的‘四川中小叶群体’‘福鼎大白’‘福云6号’‘名山131’‘青心乌龙’‘天府5号’和‘天府6号’共7个茶树品种加工制成川红工夫红茶,通过感官审评、电子鼻(E-nose)、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
关键词:茶树品种 川红工夫红茶 香气活度值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利川红”:以茶为媒 以茶促融
《民族大家庭》2024年第4期39-41,共3页楚天舒 陈亮 
初夏的清晨,鄂西南郁江、唐崖河两岸的白色雾霭中,逶迤群山若隐若现。山腰上成片茶园郁郁葱葱,像一幅泼墨山水画。高山云雾出好茶,这里是“利川红”(利川工夫红茶)的发源地——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近年来,利川市立足资...
关键词:茶为媒 工夫红茶 鄂西南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利川市 美好家园 立足资源 唐崖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