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

作品数:5959被引量:7387H指数:3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江用文袁海波董春旺邓余良尹军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不同季节茶树鲜叶对湖红工夫茶风味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2025年第7期195-205,共11页张倩婷 张山 江用文 陈乐 单旭江 牛林池 冯宇宁 滑金杰 袁海波 李佳 芦俊佳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红茶加工岗位项目(CARS-19);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AAS-ASTIP-TRICAAS)。
为深入探讨不同季节茶树鲜叶对湖红工夫茶风味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选取长沙地区3种典型无性系茶树品种的春、夏季一芽二叶鲜叶,采用相同的加工工艺制成湖红工夫茶。通过人工感官审评评价所制春、夏季成品茶的风味品质差异。利用超高效液...
关键词:红茶 茶鲜叶 代谢组学 季节 风味品质 湖红工夫茶 
玉竹红茶复合饮料的研制
《中国中医药科技》2025年第2期240-242,共3页綦菲 毕春亮 窦强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研项目(ZYW2023-083)。
目的:以中药玉竹和红茶为原料,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天然茶饮料。方法: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考察玉竹红茶水配制比例、浓缩柠檬汁浓度、白砂糖浓度、D-异抗坏血酸钠浓度对玉竹红茶复合饮料风味的影响。结果:玉...
关键词:玉竹红茶复合饮料 玉竹 红茶 配比:正交试验 制备工艺 
不同产地筠连红茶风味化学成分差异分析
《食品科学》2025年第6期172-182,共11页孙奇芳 董方 胡蕾 余文杰 李艳 李金旺 罗丽萍 
国家科技部项目(19000720670);北京工商大学人才引进项目(19008022338);江西省国家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02102246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2302104)。
以3个不同产地(银星村、银江村和冒鼓村)筠连红茶为实验材料,进行感官审评和理化品质测定,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mass spectrometry,UPLC...
关键词:筠连红茶 产地 代谢组 理化品质 感官评价 
不同温度烘焙对陈年红茶品质的影响
《中国茶叶》2025年第3期34-39,共6页蒙天娇 龙霞 吴杏仙 林嘉青 林馥茗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2022L3071);安溪茶学院青年骨干培养基金项目(ACKY2015004、ACKY2019001)。
为探究不同烘焙工艺对陈年红茶品质的影响,设置不同烘焙温度和烘焙时间,对不同处理样品进行感官品质评价和主要生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烘焙能够除去陈年红茶因多年贮藏而导致的陈味和苦涩感,明显改善香气与滋味品质,其中变温处理(75℃/...
关键词:烘焙 陈年红茶 感官品质 生化成分 
红枣奶茶工艺配方优化研究
《食品安全导刊》2025年第7期122-125,共4页罗奕萱 王硕 
以红枣、红茶和牛奶为主要原料,白砂糖和炼乳等为辅料,研制一款红枣奶茶健康产品。以感官评价为主要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进一步确定红枣奶茶的最佳工艺配方。由试验结果可知,红枣奶茶的最佳配方为红茶40 mL,红枣60 mL,牛奶100 mL...
关键词:红枣 红茶 奶茶 加工工艺 正交试验 
万州川中小叶种红茶的香气品质分析
《美食研究》2025年第1期94-100,I0010-I0016,共14页唐洁 许彦 聂青玉 崔俊林 刘玉凌 李翔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ZD-K202103501、KJQN202203515);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乡村振兴(对口帮扶)项目(CSTB2022TIAD-ZXX0040)。
为深入分析万州川中小叶种红茶的香气品质,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和多元统计方法对“福选9号”(对照)和5个具有代表性的川中小叶种红茶的香气成分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
关键词:红茶 川中小叶种 香气品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烫盏思维
《饮食科学》2025年第3期59-59,共1页李丹崖 
在一家茶社,看茶艺师做茶道,他要冲泡的是一种荒野红茶,茶已经在白瓷盖碗中,用的盖碗是景德镇的玲珑瓷,很雅致。待到壶中水沸腾成一朵花,茶艺师提壶把所有的茶具都烫一遍,曰:烫盏。紧接着,把沸水注入盖碗,盖碗的盖子在茶汤之上均匀地滑...
关键词:茶艺师 茶具 茶道 泡茶 玲珑瓷 红茶 茶汤 冲泡 
福建不同产地红茶风味品质差异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2025年第5期255-266,共12页肖春燕 李晶 王治会 何碧云 黄维 林馥茗 陈林海 孙威江 
红茶不同烘干技术与配套工艺研究与应用(福建省红茶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2L3071);福建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科技创新基金(FJZTF01-FJZTF03)。
为进一步探究福建不同地区红茶风味品质特征,本研究以福建省5个不同产地共30份红茶样本为研究材料,通过感官评估、生化成分和香气物质检测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比较福建不同产地红茶的风味品质成分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红茶以薯香...
关键词:福建红茶 风味品质 香气特征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S-SPME-GCMS) 气味活性值(OAV) 
HS-SPME-GC-MS结合OAV对乌龙茶树品种制花香型红茶的香气评价被引量:1
《食品工业科技》2025年第6期315-324,共10页阳景阳 陈远权 梁贤智 王明释 骆妍妃 覃潇敏 廖春文 巫虹颖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桂科AB23026086);广西农科院基本业务专项(桂农科2021YT164);广西农业科技创新联盟项目(桂农科盟202406-1)。
为探究乌龙茶树品种制作花香型红茶的挥发性成分组成和呈香物质差异。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鉴定茶叶香气,气味活度值(od...
关键词:乌龙茶树品种 花香型红茶 气味活度值 香气成分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 
不同萎凋方式对滇红茶香气物质的影响研究
《茶叶通讯》2025年第1期52-60,共9页吴亚敏 王兴华 徐嘉忆 邓秀娟 雷金梅 杨芳 武天宇 周淼 袁文侠 张书珩 王白娟 
云南省基础研究专项(202301AS070083);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子课题)(202302AE09002001);云南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及创新团队选拔专项(202405AS350025);云南省乡村振兴科技专项(202304BI090013);云南省“万人计划”产业技术领军人才项目(YNWR-CYJS-2018-009)。
为探究摇晾式萎凋、日光萎凋、复式萎凋、室内自然萎凋、加温萎凋对滇红茶香气物质的影响,选取‘云抗10号’春季一芽二叶鲜叶为原料,在其他工艺参数一致的情况下分别采用上述5种萎凋方式加工滇红茶,分别对茶样香气物质进行检测分析。结...
关键词:红茶 茶叶加工 滇红 萎凋方式 GC-MS 香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