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

作品数:15被引量:14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红茶绿茶工夫红茶茶鲜叶杀青叶更多>>
发文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茶叶学报》《茶叶科学》《农业工程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不同季节茶树鲜叶对湖红工夫茶风味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2025年第7期195-205,共11页张倩婷 张山 江用文 陈乐 单旭江 牛林池 冯宇宁 滑金杰 袁海波 李佳 芦俊佳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红茶加工岗位项目(CARS-19);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AAS-ASTIP-TRICAAS)。
为深入探讨不同季节茶树鲜叶对湖红工夫茶风味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选取长沙地区3种典型无性系茶树品种的春、夏季一芽二叶鲜叶,采用相同的加工工艺制成湖红工夫茶。通过人工感官审评评价所制春、夏季成品茶的风味品质差异。利用超高效液...
关键词:红茶 茶鲜叶 代谢组学 季节 风味品质 湖红工夫茶 
基于电子舌和代谢组学分析揉捻转速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被引量:9
《食品科学》2023年第6期301-310,共10页吴仕敏 余勤艳 朱佳依 滑金杰 沈帅 江用文 袁海波 李佳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AAS-ASTIP-TRICAAS);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红茶加工岗位项目(CARS-19)。
为探索揉捻转速(35、45、55、60 r/min)对工夫红茶风味品质及内质成分的影响,采用鸠坑群体种开展不同揉捻转速的制茶实验。通过感官分析与电子舌分析、色差分析相结合,探究不同揉捻转速对工夫红茶滋味、汤色等风味品质的影响;采用系统...
关键词:工夫红茶 揉捻转速 风味品质 内质成分 代谢组学 
基于UPLC-Q-Exactive Orbitrap-MS分析不同足火方式对绿茶中叶绿素降解的影响被引量:7
《食品科学》2022年第8期44-51,共8页吴仕敏 江用文 滑金杰 袁海波 李佳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AAS-ASTIP-TRICAAS);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700616)。
探索不同足火方式(远红外足火、微波足火、提香机足火、理条足火、六角辉锅足火)对绿茶色泽和叶绿素降解的影响。建立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茶叶中叶绿素组分及其降解衍生物方法,可在20 min内检...
关键词:绿茶 足火方式 叶绿素 降解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影响工夫红茶茶汤亮度的关键成分分析被引量:5
《食品科学》2021年第24期221-228,共8页吴仕敏 王家勤 江用文 袁海波 李佳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AAS-ASTIP-TRICAAS);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1610212018012);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红茶加工岗位项目(CARS-23)。
为探索影响工夫红茶茶汤亮度的关键成分,以专家人工感官评审为依据,根据亮度对26个工夫红茶茶汤进行分组(高亮、中亮、暗),随后对茶汤中24个组分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统计分析手段筛选出与茶汤亮度显著相关的小分子化合物。然后对不同分...
关键词:工夫红茶 茶汤亮度 影响成分 截留分子质量 
采用PLS-DA分析毛火方式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9
《农业工程学报》2020年第8期260-270,共11页滑金杰 王华杰 王近近 李佳 江用文 王岳梁 袁海波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AAS-ASTIP-TRICAAS);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400802);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红茶加工岗位(CARS-23)。
为探究不同毛火方式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明确新型电磁内热式滚筒-热风耦合干燥设备的毛火效果,该研究以一芽一二叶初展嫩度的"福鼎大白"品种为原料进行工夫红茶加工,设定电磁滚筒-热风耦合(Rotary pot-Hot air coupling First-Drying ...
关键词:品质控制 香气 工夫红茶 电磁内热式滚筒-热风耦合技术 毛火 多元统计 茶色素 香叶醇 性能参数 
基于色差系统的工夫红茶茶汤亮度的量化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22
《茶叶科学》2020年第2期259-268,共10页王家勤 姚月凤 袁海波 江用文 李佳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1610212018012);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AAS-ASTIP-TRICAAS);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红茶加工岗位项目(CARS-23)。
茶汤亮度是反映工夫红茶品质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茶汤亮度评价依赖于专家感官审评,缺少量化的评价手段。以感官审评的茶汤亮度为依据,对43个不同亮度茶汤开展色差分析,并结合多变量分析和线性回归拟合,建立茶汤亮度预测方程。结果...
关键词:工夫红茶 茶汤亮度 色差分析 多变量分析 
绿茶栗香的形成及工艺研究进展被引量:11
《中国农学通报》2020年第2期129-137,共9页张铭铭 江用文 袁海波 杨艳芹 邓余良 董春旺 李佳 滑金杰 王近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71651);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Q18C160006);浙江省三农六方(CTZB-F180706LWZ-SNY1-13);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CAAS-ASTIP-2014-TRICAAS).
为研究绿茶栗香形成的干燥工艺及机理,笔者综述了近30年来国内外的香气及栗香相关研究,发现香气的研究较多而栗香的研究却少有提及。栗香香型虽已做出细分并探究出其关键组分,但仅在香气理论上猜测其形成机理,尚未基于加工工艺探究其具...
关键词:绿茶 栗香 影响因素 干燥工艺 
电子舌在工夫红茶甜纯滋味特征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8
《食品科学》2019年第18期236-241,共6页姚月凤 王家勤 滑金杰 许琦 张铭铭 江用文 袁海波 董春旺 李佳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Q17C160002);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1610212018012);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AAS-ASTIP-TRICAAS);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红茶加工岗位项目(CARS-23);“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7YFD0400802)
为了更客观、快速、准确地评价工夫红茶的甜纯滋味特征,首先以专家人工感官审评为依据,根据茶汤滋味特点将工夫红茶分为甜纯、纯正、欠纯3组。然后采用电子舌分析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手段综合评价茶汤滋味,并建立甜纯滋味判别方程。最后...
关键词:工夫红茶 电子舌 甜纯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二元逻辑回归分析 
高气压光电离-化学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在绿茶香型快速鉴别中的应用被引量:7
《分析化学》2019年第4期541-549,共9页李庆运 花磊 何梦琦 李佳 蒋吉春 侯可勇 田地 李海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21675155;21605142)资助~~
茶香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基于动态顶空进样-高气压光电离-化学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HPPI-CI-TOFMS),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层聚类分析(HCA)等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鉴别绿茶香型的方法,并通过...
关键词:高气压光电离-化学电离 飞行时间质谱 绿茶香型 多元分析 挥发物指纹谱 
基于C&R决策树的茶饮料用原料茶初筛方法被引量:4
《食品科学》2018年第17期67-72,共6页袁海波 邓余良 滑金杰 李佳 董春旺 杨艳芹 王近近 尹军峰 江用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AAS-ASTIP-TRICAAS);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471651).
对于茶饮料而言,原料茶质量是决定最终产品品质的重要基础。目前对茶饮料用原料茶的筛选,往往需要将其制成产品后进行样本质量的评价,每种原料茶的评价都需要经过茶汤制作、灭菌、感官评价(包括灭菌前、灭菌后、贮藏期等)等一系列复杂...
关键词:茶饮料 原料茶 色度 C&R决策树 筛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