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枪、银顶针与“古怪的天意”——从鲁大海形象修订重审《雷雨》作者意图与悲剧性质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祝宇红[1] 

机构地区:[1]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200092

出  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0年第11期1-27,共27页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摘  要:《雷雨》1934年发表之后,曹禺在几十年间有过多次修订。本文借鉴西方现代校勘学的作者意图理论,通过梳理《雷雨》版本沿革、校勘多个作者修订版本,聚焦作为旁观者或代言人的鲁大海这一人物的作者修订历程,揭示《雷雨》创作伊始作者意图中宿命悲剧、社会问题意识、现实主义手法之间的内在矛盾。这些矛盾既体现了年轻的曹禺创作意图的内在张力和不够成熟之处,也体现了他将希腊宿命悲剧翻新重写为现代悲剧的魄力与天才、独特的情感构型能力,而这两者往往是一体两面的。在此后历次修改过程中,曹禺的修订意图并不仅仅是追随时代精神,同时也试图解决最初戏剧结构中的矛盾。

关 键 词:《雷雨》 版本校勘 作者意图 宿命论 社会问题剧 

分 类 号:I207.34[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