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兴帜[1] 彭博 WU Xing-zhi;PENG Bo
出 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50-57,共8页Journal of South-Central Minzu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点项目“云南沿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乡土景观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研究”(D2018ZD10);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一流学科项目“桂西地区民族村落的乡土传统与创新传承”(2019MDMZX001)。
摘 要:价值是行为体的主观判断结果,不同的行为体基于自身的需求与评判标准,对同一事物的价值判断往往会出现不同结果,从而造成了对事物认知的差异性和表述的多样性。随着文化遗产实践的发展,不同行为体在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层面出现的分歧,根源在于普世主义和相对主义的两种价值观指导下的行为取向差异。从价值本元出发讨论文化遗产的价值问题,认为不同行为体对文化遗产价值认知的差异性形成了文化遗产价值的层级化,而在文化遗产价值分层的样态中,原生性主体的价值认知是核心,次生性主体以及其他行为体的价值认知是拓展,共同构筑了文化遗产价值的层级一体化体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