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新敏[1]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100048
出 处:《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年第41期22-24,共3页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Politics
摘 要:马克思的思想理论和实践活动始终体现了对人的关注,然而,马克思正式开启对人作为类存在物的哲学探讨却始于他的异化理论。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经历了由人本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以现实的个人为基点,将异化的产生与扬弃视为一个客观的、辩证的、发展的实践过程。本文试图通过对异化概念的考察分析,以及马克思文本思想的溯源梳理,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维度的理解,并为正确看待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异化现象以及人的发展问题提供理论借鉴和参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