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和汉族流动儿童的社会排斥感和城市融入现状及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比较——基于MIMIC模型与多组结构方程模型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欧贤才[1] 闭乐华[1] 郭珍 谭琳 

机构地区:[1]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广西南宁530005 [2]南宁市西乡塘小学,广西南宁530007 [3]南宁市西乡塘区团委,广西南宁530011

出  处:《统计与管理》2021年第4期116-122,共7页Statistics and Management

基  金: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课题“广西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长效机制研究”(2021C343)。

摘  要:采用标准化量表对广西464名4~6年级壮族和汉族流动小学生的社会排斥感、社会支持和城市融入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基于多指标多原因模型(MIMIC模型)和多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结果显示:(1)壮族和汉族流动儿童的社会排斥感水平都比较低,社会支持和城市融入则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汉、壮流动儿童的社会排斥感、社会支持和城市融入的合成分和潜变量均值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社会支持对壮族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多个维度都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但在汉族流动儿童中只对其社交融入维度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3)壮族流动儿童的社会排斥感对城市融入既有直接预测作用又有间接预测作用(社会支持的中介),而在汉族流动儿童中则主要为直接预测作用。

关 键 词:少数民族 流动儿童 社会排斥 城市融入 测量等值性 

分 类 号:C913.5[经济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