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广东省珠海市紫荆中学,519000 [2]广东省珠海市教育研究院,519000
出 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1年第3期4-12,共9页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History
基 金:珠海市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中学历史PIIE对话式教学研究”(课题编号:2020KTZ09);新一轮(2020—2022年)珠海市名教师工作室专项课题“大概念统领的高中历史深度学习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0GZS20)的研究成果。
摘 要: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基本技能之一,西方学术界向来有重视历史解释的传统。著名历史学家米切尔·斯宾塞曾说:"历史研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进行历史解释,通过文本解读,使用特定的手段和技术再现历史,从而建立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解释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1]8《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历史解释"列为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要求学生"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在五大核心素养中,历史解释最能直观地体现出学生对历史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的掌握程度。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和落实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是目前中学历史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2]33。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233.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