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致病亦治病,喜怒悲恐皆良药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峰[1] 

机构地区:[1]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

出  处:《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1年第4期44-45,共2页Home Medicine

摘  要:人们在日常心理活动中,会出现喜、怒、忧、思、悲、恐、惊7种情志,是正常的心理反应,中医将其归为“七情”。若是七情太过或不及,则会导致心理或躯体异常变化。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一个人有了“心病”,不能光靠吃丸、散、膏、丹一类的药,还需用“心药”来调节患者的不良情绪。从《黄帝内经》到历代医家,都极为重视用一种情志来调控另一种不正常的情志,叫做“五志相胜法”,即利用5种情绪互相克制,就好比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一物降一物。

关 键 词:七情 《黄帝内经》 相生相克 情志 心病 心理反应 不良情绪 历代医家 

分 类 号:R22[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