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法国美学中的表现与同情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颖[1,2] 

机构地区:[1]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杂志社 [2]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

出  处:《文艺争鸣》2021年第1期88-98,共11页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十七至十九世纪法国美学主潮”(项目编号:18FZX04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一、表现的歧义与同情的转型"表现"是美学与艺术理论的重要概念。门罗·C.比尔兹利在其《美学:批评哲学中的诸问题》一书中规定,艺术的"表现理论"(Expression Theory)关联起两种观念:其一,艺术作品表现什么;其二,艺术家表现什么。他认为,表现理论的本质在于根据观念二来解释观念一。(1)类似地,《美学历史词典》中的"表现"词条规定.

关 键 词:比尔兹利 历史词典 艺术作品 美学 同情 

分 类 号:B83-091[哲学宗教—美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