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任天星 Ren Tianxing
出 处:《甘肃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230-236,共7页Gans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言哲学’视域下中国哲学话语创建的理论与实践”(17BZX059)。
摘 要:庄子的“人己”关系是其“天人关系”的一种延续和展开,在“不厌其天,不忽于人”中,“人己”关系在实践上具有否定和肯定的双重意义。由于庄子在根本上将天性与自然看成是第一位的,从而对人为活动总体持消极或否定的态度,这就使得其在理想层面对“人己”关系也有着相似的立场,把“无己”作为终极目标。但庄子的最终目的还是实现和维护人,这就使得他不得不面对人的真实存在境遇,于是“人己”又在现实的层面上具有肯定和积极的意义,即“存己”。但这样的“己”已不同于“失性于俗”“丧己于物”,而是通过“反己”,最终实现“虚己以游世”的目的。其理想的“人己”关系便最终在现实层面上从“无己”转化为“莫逆于心,相与为友”,从而具有了实践的品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