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望衡[1] Chen Wangheng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出 处:《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4-11,共8页Hubei Institute of fine Arts Journal
基 金:中华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9BZX064。
摘 要:甘肃是史前彩陶的故乡之一,它拥有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四坝文化、辛店文化、沙井文化等七种文化,且相对集中在河西走廊一带。将史前彩陶文化与华夏先祖的活动联系起来考察,我们发现,河西走廊就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主要体现在:一、以农立国。陶器是农业的标志器,相关的事实证明仰韶文化时代已有准国家存在。二、人性觉醒。彩陶上动物纹到人物纹的演变,反映人性从神性中的觉醒。三、阴阳思维。中华民族最早懂得事物辩证发展的道理。大量出现在马家窑文化上的漩涡纹是阴阳思维的最好证明。四、龙的子孙。西北地区的华夏初民均依水而居,因而产生水崇拜、水族崇拜,由此逐渐创造出各种龙意象以及龙崇拜。五、华夏命名。中华民族名为“华夏”。“华”是花,史前仰韶文化纹饰主体是花。凤凰是太阳鸟,马家窑彩陶上凤凰纹接近后来定型的凤凰形象。甘肃彩陶的文化足以说明以河西走廊为中心的西北地区是华夏文明的摇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14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