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卢怡
机构地区:[1]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出 处:《河北画报》2020年第20期130-131,共2页Hebei Pictorial
摘 要:在19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这段时间里,晚清的政治舞台上面出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被称为“清流派”,并且由他们构成了晚清特有的“清议”现象。他们标榜自己高尚的风节,关心着时事政治并且毫不畏惧权贵。在他们看来敢于弹劾位高的大臣,是一种极为可贵的行为。在发展过程中他们逐渐成为晚清一股强有力的政治现象。他们所产生的舆论有时候甚至影响到了一些晚清名臣的政治选择,这些方面有利当然也有弊端。他们所带来的政治影响,以及在他们的舆论影响下一些士大夫的选择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深思,以便更加客观地还原当时的那段历史。因此本文将追本溯源先讲清楚清议的概念由来和发展特点,再去探讨在这种清议影响下的士大夫在政治上面做出怎样的选择,最后对这种机制做出一个合理而客观的评价。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5.22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