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从乡野到庙堂的穿越  被引量:11

Accompanying Reading:A Journey from the Countryside to the Templ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乐[1] CHEN Le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北京100084

出  处:《中国教育学刊》2021年第3期30-35,共6页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基  金:清华大学研究生“清峰”前置式奖学金“‘无奈之举’还是‘希望之源’:农村‘陪读’的动因、过程与成效——以S镇为例的调查研究”(项目编号:THQF2018-06)研究成果。

摘  要:"乡野"和"庙堂"隐喻两种不同的场域:在物理层面,前者象征农村生活空间,而后者象征城市生活空间;在制度层面,前者象征社会结构的下层,而后者象征社会结构的中上层。从乡野到庙堂的穿越,既是物理空间的迁移,也是社会阶层的流动。陪读作为农村家庭投资子女教育的一种方式,是借由物理空间的迁移而期望实现社会阶层的流动。然而,陪读虽然将农村子弟从乡土空间转移到城镇空间当中,但由于农村家长可能依然延续其既有的文化惯性及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因而陪读这一行为本身在助力农村子女的学业成功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多元竞争的新情境下,农村家庭需再造其教育观念,超越单一化的教育投入,而从更多元的内容中拓展其子女的教育。学校与农村家庭之间需建立有效的家校合作机制,以促进学校中的文化形态与教育理念迁移到农村家庭当中。此外,应挖掘乡村空间中有教育意义的元素,以拓展学校的教育边界和教育内容,从而助益于消除城乡之间的隔阂,实现城乡教育的良性互动与共同发展。

关 键 词:陪读 农村学生 乡野 庙堂 阶层流动 

分 类 号:G459[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