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主体间性的音乐美学——兼及音乐美学研究中的文化学维度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承华[1] 

机构地区:[1]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

出  处:《艺术学研究(辑刊)》2007年第1期320-332,共13页Study of Art

摘  要:音乐美学的历史发展主要有两大时期,并分别体现着两种不同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在第一个时期中先后形成音乐美学的两个阶段:客体本体论阶段和主体本体论阶段。这两个阶段又共有着一个认识论模式,即客体中心或作品中心的模式。第二个时期是在20世纪,音乐美学开始由客体中心转向主客共建,主体在认识中的意义逐渐凸显,体现了主客间性的新理路;20世纪后期,又进一步生发出主体间性,解决了由主客间性所带来的客观性危机。同时,一种向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文化学诉求的浪潮在音乐学中逐渐形成,既体现了人文科学的一种新动向,也昭示着音乐美学发展的某种必然。

关 键 词:客体性 主体性 主客间性 主体间性 文化学 音乐美学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