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霄冰[1] Wang Xiaobing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国语言文学系
出 处:《民间文化论坛》2021年第2期81-93,共13页Folk Culture Forum
摘 要:作为民俗学的分支学科,文艺民俗学的研究在我国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陈勤建、宋德胤等前辈学者在相关理论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类似的研究在美国则经历了从"文学中的民俗"(folklore in literature)到"文学与民俗"(folklore and literature)的变化,然其内涵与我国的文艺民俗学并不完全一致。文艺民俗学在兴起阶段的研究目的主要服务于文艺学,希冀利用民俗学的理论知识丰富文艺批评的文化内涵。如果从民俗学的立场出发,文艺民俗学至少还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作为,即以文学文本为资料重构历史民俗现象;追溯特定文艺体裁、文艺作品或文艺现象与民俗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探讨民俗学和文艺学在学术史以及理论方法论上的相互交叉与影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