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湘潭大学艺术学院
出 处:《黄河.黄土.黄种人》2021年第8期18-19,共2页
基 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创新研究”(编号:XJK20CTW002)终结性研究成果;湘潭大学教工党支部“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编号:120110262)研究成果。
摘 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提出“劳动创造美”“美的规律”等美学观点。马克思提出这些观点主要是为了指明异化劳动使工人变得畸形,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关系的不合理性。围绕“异化劳动”这一概念,学界对异化劳动与美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深化并拓展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和把握。根据对异化劳动与美的关系问题的判断,总体分为两大阵营:一方认为异化劳动能够创造美,但也制造丑,异化劳动影响、阻碍美的创造;另一方则坚持认为异化劳动不能创造美。下面就异化劳动与美的关系问题进行综述。
关 键 词:劳动与美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资本主义私有制 《手稿》 马克思主义理论 美学观点 美的规律 美的创造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