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磊[1] 杜常顺[2] Lei ZHANG;Changshun DU
机构地区:[1]青海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2]青海师范大学
出 处:《佛学研究》2020年第2期265-276,共12页Buddhist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甘青地区藏传佛教历史地理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XZS051。
摘 要:凉州百塔寺,又名谢尔智白代寺、庄严寺,是元明清三代河西地区最具影响力的藏传佛教大寺之一。元初,阔端王为安置西藏萨迦派第四代座主萨迦班智达,在前代旧寺的基础上修建了谢尔智白代寺。由于萨迦班智达及其侄八思巴与元朝皇室的密切关系,使得该寺宏盛一时。然而在天灾与战乱的摧残下,明初的谢尔智白代寺已几成废墟。宣德四年,在妙善通慧国师索南坚参的主持下重修了谢尔智白代寺并由明宣宗亲敕寺名———庄严寺。由于索南监参为首的庄严寺僧团与宫廷、河西地方政要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得庄严寺在明中期达到鼎盛。明末清初,由于甘青地区藏传佛教格局的重大变化,百塔寺失去了元明时期在地方社会中的显著影响力,以至于出现了“我中国之人特未知耳”的局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6.1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