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常顺

作品数:41被引量:177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青海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明代清代藏传佛教明清时期明代宦官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青海民族研究》《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世界宗教研究》《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档案所见光绪朝循化厅天花防疫与牛痘局运行
《西藏研究》2024年第6期60-78,156,157,共21页姚三刚 杜常顺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历史时期甘青藏边地带的民间商贸与汉藏回蒙诸族经济生活依存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2XMZ056)阶段性成果。
晚清时期,西北地区天花肆虐,民不聊生。循化厅地处偏远,医疗条件落后,为扼制天花蔓延,地方政府积极吸收牛痘接种经验,宣传推动循化民间接种牛痘,并采取相应社会救济活动以扼制天花蔓延,有效推动了牛痘接种技术在循化地区的推广。根据循...
关键词:循化厅 天花 防疫 牛痘局 档案 
民国时期边疆民族地区的县制推进——以青海设治局为研究对象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71-79,共9页刘海艳 杜常顺 
民国时期,随着传统中国向近代国家过渡,延续千百年的郡县制度面临重大挑战。中央政府为加强边疆民族社会的行政效力,重启萌芽于清光绪年间的设治局制度并对其赋予新解,以期推进新县制。其间,青海东部以及中南部腹地先后建立多个设治局,...
关键词:民国 县政建设 青海 
民国治边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塑造——以《西陲宣化使公署月刊》为中心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24-33,共10页刘海艳 杜常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时代宁夏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9XM004)。
民国时期政局危机重重,为固防边疆,国民政府采取怀柔示远的“治边”策略,向蒙藏民众进行宣化,以期达到边疆社会拥立中央的目的。在内忧外患的条件下,国民政府委任九世班禅曲吉尼玛为西陲宣化使,并于1935年成立西陲宣化使公署,随即刊发...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 民国 治边 《西陲宣化使公署月刊》 意识塑造 
卫所变革与边地形塑:清代岷州的政区演进与社会重构被引量:7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2年第4期102-112,215,共12页许若冰 杜常顺 
清初,岷州地区卫所军户、州县民户、土司“番户”杂处的局面,引致当地民政治理渐趋紊乱。随着甘青局势趋于缓和,清朝尝试改变当地以岷州抚民同知与岷州卫二元并存的厅卫共治格局,并建立以岷州为核心的州县管理体制。雍正年间,清朝围绕...
关键词:清代 岷州 政区 卫所 州县 
藏传佛教僧人在明代河湟统治中的作用论析被引量:1
《西藏研究》2022年第6期19-24,共6页代维 杜常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历史时期甘青藏边地带的民间商贸与汉藏回蒙诸族经济生活依存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2XMZ056);四川民族学院自办项目“近代以来康区社会治理研究”(项目编号:XYZB2007SA)阶段性成果。
历史上的河湟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也是明王朝经略西北的核心区域之一。宋元以降,藏传佛教在河湟地区迅速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基于该地区的特殊环境,明中央政府在设置卫所、封授土官、派遣流官之外,积极礼崇优待藏传佛教寺僧,...
关键词:河湟地区 藏传佛教 僧人 国家力量 
明末西宁卫马安邦事变史实及相关问题新探
《青海社会科学》2022年第4期203-208,共6页梁妍 杜常顺 
明末西宁卫发生马安邦反明事变,“番商”马安邦因太监买马时强取豪夺而反明,他一方面引入据青海的喀尔喀蒙古却图汗为援,攻陷西宁卫城,另一方面获当地贡生、生员等的响应与支持,在西宁卫粗立政权。对于马安邦反叛,官府官军镇压乏力,以...
关键词:西宁卫 马安邦 却图汗 掌教冶秉乾 西纳国师 
清代甘边地区的抚番厅与地方治理被引量:11
《民族研究》2022年第2期123-137,142,共16页杜常顺 许若冰 
抚番厅是清廷在甘边地区实施州县化治理的一种特殊的政区形式。自雍正年间,清廷持续在当地开展裁卫设厅、地丁归并活动,先后设置西固、巴燕戎格、洮州、循化、贵德等五个抚番厅。厅属官缺多为“要缺”“边缺”,循化、贵德两厅同知一度...
关键词:甘边 抚番厅 行政体制 地方治理 “番族” 
明代岷州地区的民政治理与行政制度变迁被引量:3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1年第4期40-47,共8页许若冰 杜常顺 
明初以降,明廷对岷州的民政治理经历了岷卫兼管、岷州建州、巩昌分辖的数次争论与转变,最终于嘉靖年间形成以抚民同知专管民政的治理格局,即岷州厅之雏形。洪武初年,明廷在整合藏边番族部落的基础上建立了岷州卫,藏区的番族部落也深深...
关键词:明代 岷州 政区 卫所 州县 
元明清凉州百塔寺及其僧团史实考述被引量:1
《佛学研究》2020年第2期265-276,共12页张磊 杜常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甘青地区藏传佛教历史地理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XZS051。
凉州百塔寺,又名谢尔智白代寺、庄严寺,是元明清三代河西地区最具影响力的藏传佛教大寺之一。元初,阔端王为安置西藏萨迦派第四代座主萨迦班智达,在前代旧寺的基础上修建了谢尔智白代寺。由于萨迦班智达及其侄八思巴与元朝皇室的密切关...
关键词:明代 百塔寺 藏传佛教 僧团 
由“汉”入“藏”:明代安定崇福寺及其开山住持悟瑁被引量:2
《宗教学研究》2020年第4期110-117,共8页张磊 杜常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甘青地区藏传佛教历史地理研究”(18XZS051)阶段性成果。
安定崇福寺,是明代安定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佛教寺院之一。宣德七年(1432)到正统九年(1444),在当地僧人悟瑁的积极经营下,崇福寺由一间卑狭小庙迅速成长为"规模雄壮"的佛教大寺。正统十二年,悟瑁又以西天佛教班丹扎释之徒也失端竹的身份赴...
关键词:明代 崇福寺 悟瑁 大崇教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